简约的穿着,柔顺的黑发,手捧一摞厚厚的书记,简单,大方。她用稳健的步伐和淡然的微笑诉说着她的自信。
她就是来自新闻学院大四的陈瑛。
坚持自我 走自己的路
来自福建福州的陈瑛,是一个有主见,有思想的人。
上大学之后,她坚持勤工助学,在课余时间从事家教工作。她很少参加社团活动,大部分时间都与书籍为伴,书是她心灵的伙伴。“我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,太多的杂事会扰乱我的思路,工作也会很没效率。”
已经大四的陈瑛成绩一直在学院名列前茅,但是她放弃了继续深造的机会,选择了自主创业,目前她正在组织公益英语角的发展建设。“学历的高低并不一定代表能力的强弱,我希望先尝试一下自主创业,体会其中的过程。”她说,“上了大学以后我做过很多兼职,我发现我比较喜欢教育方面的工作,所以我决定创办这个英语角。”
搭建平台 锻炼能力
每周日上午,公益英语角的活动都会在上外松江外国语学校小学部附近举行。对于英语角,陈瑛抱有很高的期望:“我觉得现在的大学生缺少一个平台去锻炼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。我希望通过建立这个英语角可以给上外学子提供一个锻炼的平台。”
公益英语角至今(截至发稿)已经举办了8次活动,运行也日趋成熟。据陈瑛介绍,很多家长虽然住的较远,但听说英语角后也会带着他们的孩子赶来松江参加活动,这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鼓励。
现在英语角有工作人员20余名,大部分都是上外大一、大二的同学。“尽管每周只有一次活动,平常的准备也会耗费他们大量的时间。”谈起同学们的表现,陈瑛说道,“虽然参加英语角工作的同学都是以志愿者的身份报名的,但是每次活动后我还是会给他们一定的津贴,因为我真的很感激他们的贡献和付出。”没有任何的收益,所以她所提供的津贴都来自于她上学期间做家教赚得的工资。
公益英语 责任为重
随着英语角发展的日趋成熟,陈瑛希望更多的上外学子加入到英语角的工作中。有责任感,是她对志愿者的唯一要求。
陈瑛说:“这个公益英语角就是一个社会的交际场所。在这种人际传播中,我希望带给他人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。并且我希望每一个成员都可以对他们的工作负责,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。”
这就是陈瑛,她以她的执着感动着别人,她以她的坚持感染了他人。她向学校、社会传输着正能量。她无所畏惧地走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,开创着自己的一片天。(本报记者 陈剑涵)